比亚迪智驾总负责人杨冬生今年 8 月透露,现在董事长王传福最重视智驾,明确将智驾升级为比亚迪的核心战略之一。
核心提示:苏曼殊随即向陈少白提出要借他的手枪。陈少白觉得事出突然,问他意欲何用?苏曼殊当即泣诉:“康有为欺世盗名,假公济私,敛聚钱财,污辱同志,凡有血气,当歼除之。”
本文摘自《文史春秋》2012年第11期 作者:刘小清 原题为:一代才子苏曼殊因何欲刺康有为
在清末民初的中国文坛上,有一位令万千读者仰慕的奇才,他集诗人、作家、画家、翻译家于一身,其清雅秀丽之诗、潇洒俊逸之文、清新绝俗之画、缠绵悱恻之小说,令多少人为之倾倒。尤其是他创作的恋情小说《断鸿零雁记》、《天涯红泪记》、《绛纱记》、《焚剑记》、《碎簪记》和《非梦记》,以惆怅、感伤、忧郁之情,细腻地叙述了一个个梦萦情牵的爱情故事,因而有人谓其开“鸳鸯蝴蝶派”之先河。他就是一代才子苏曼殊。然而,这位看似多愁善感、文采斐然的一介文士,却又有着热血方刚、扬眉出剑的豪侠之气。特别是当年在香港听说康有为的不义之举后,愤然而起,意欲诛之,充分彰显了苏曼殊豪侠正义性格的一面。
一
1899年,时龄15岁的苏曼殊到日本求学,他先后入横滨大同学校、东京早稻田大学和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预校。苏曼殊在日本求学期间,适逢民主革命教育家章太炎和革命党人孙中山、黄兴等经常赴日,在留学生中宣传反对满清、振兴中华的革命思想。苏曼殊极受鼓舞,并随之弄潮于革命激流。他参加了旨在推翻满清的青年会,会员中还有之后在中国近代史中名声显赫的陈独秀、冯自由、蒋百里、潘赞化等。之后苏曼殊又参加了“抗俄义勇队”。
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引起了国内学生家长的极大惶恐。当时在商界任职的苏曼殊表哥是其经济接济人,他对苏曼殊的“不务正业”非常不满,最后断然停止经费资助。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苏曼殊决定回国。
1903年,苏曼殊登上“博爱丸”号轮船返国。那天,大雨如注,伫立船头的苏曼殊看着岸上冒雨为他送行的同学、挚友,不禁百感交集。作为一名热血青年,他此刻的心情已经截然迥异于刚赴日本的时候。此次返国,他要到反清斗争第一线,成败利害,无法预料。他不禁有一种苍凉悲壮的心境。行前,他专门作七言诗二首赠给他的老师。
其一
蹈海鲁连不帝秦,
茫茫烟水着浮身。
国民孤愤英雄泪,
洒上鲛绡赠故人。
其二
海天龙战血玄黄,
披发长歌览大荒。
易水萧萧人去也,
一轮明月白如霜。
苏曼殊为推翻清政府义无反顾的决心,准备在浩茫的烟水中去寻找自己归宿的志向跃然于字里行间。
回国后的苏曼殊经苏州抵达上海。当时章士钊联合陈独秀、张继等在上海创办了《国民日日报》,鼓吹革命。正是《国民日日报》吸引了苏曼殊。这张在上海英租界内出版的报纸,是当时革命派的主要喉舌,加之陈独秀、张继又都是苏曼殊在日本留学时的青年会故交,于是,苏曼殊风尘仆仆直奔报社而来,要与他们一起为国民革命呐喊。
在《国民日日报》工作期间,是苏曼殊纵横文笔、进行革命宣传最热情洋溢的时期。他处在生命史上的黄金时期,燃烧着旺盛的战斗热情。十几天内就撰写了歌颂俄国虚无党党员郭耳缦的《女杰郭耳缦》和《呜呼广东人》两篇语调急切的革命文章。不久,又以《惨社会》为名,翻译发表了雨果的著名小说《悲惨世界》,这是苏曼殊一生中翻译的重要作品之一。
《国民日日报》旗帜鲜明、言论激烈,引起了清廷的极大恐慌。清廷严令沿江各省不准商民买看该报,并严禁邮政局发行代售该报。然而清廷的这一举动却适得其反,《国民日日报》因此更加闻名遐尔,以至于“发行未久,风行一时,时人咸称《苏报》第二”。
二
在《国民日日报》工作的这段时期,是苏曼殊革命热情最为高涨的时期,同时也是他心情愉快、舒畅和充满快乐的时期。当时苏曼殊同陈独秀、章士钊、何梅士同住一室,他们观点一致,相处亲近,彼此相见恨晚。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夜抵足眠,日促膝谈,意气至相得”。
陈独秀年长苏曼殊5岁,他的作风、为人、学识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苏曼殊。在报社两人共事的这段经历,奠定了以后他们之间终生不渝的友好感情。
但是,正当苏曼殊为获得这样一个和谐、舒适的工作环境而深感惬意并准备在此大显身手的时候,却不料报社的编辑部与经理部之间因工作权限问题而闹起了矛盾,最终不可调和的引起法律诉讼。报社因此内讧一蹶不振,《国民日日报》这张在读者中倍受青睐的报纸被迫停刊。
怀着一腔热血回国的苏曼殊对此大为失望。苏曼殊原本对革命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就缺乏思想准备。《国民日日报》的这次内讧无疑给了他单纯的心灵一次沉重打击。他内心充满了矛盾和苦闷,他睁大了眼睛注视着周围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茫然不知所措。最后他决定离开上海赴香港。
当初回国时,苏曼殊就准备直达香港,因为当时的香港已成为革命活动的重要基地,其中由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第一份报纸《中国日报》社址就在香港。那时所有的中文报纸都是竖行排印,惟《中国日报》率先改为横行排印,使人耳目一新。1903年,中国留日学生革命运动蓬勃兴起,该报为了加强这些活动的报道,特聘时在日本的冯自由为该报驻日记者。苏曼殊准备离开日本回国时,冯自由专门给香港《中国日报》负责人陈少白写了介绍信。后因路费短缺,苏曼殊未能直接抵港而滞留上海。现在苏曼殊认为香港是他惟一可去的地方。
《国民日日报》停刊后,苏曼殊与陈独秀、章士钊、何梅士4人仍然在一起租屋居住,但此刻大家的心境已不尽相同,往日的欢乐少了,更多的则是沉闷抑郁。此时的苏曼殊已极不适应这样的环境,他天天嚷着要离开上海,无奈同室几位挚友执意相阻。他们完全出于友谊,想留苏曼殊在上海共同谋一番作为。
然而苏曼殊去意已定。为了达到离开的目的,他煞费苦心,最终施以小计。
那天,苏曼殊突然显得兴致极高地邀请陈独秀、章士钊、何梅士一同去看戏。虽然陈独秀等对苏曼殊此时的雅兴颇感诧异,然而为了不扫他的兴致遂欣然同往。
苏曼殊一行来到颇负盛名的三庆戏院,只见楼下沿街高挂的戏牌上写着:“特邀伶玉、小叫天谭鑫培”几个大字,楼上阵阵锣鼓声飘逸而出。眼见开演在即,他们快步上楼。
然而戏刚开演不久,苏曼殊即起身说要回寓所一趟,陈独秀即问何故?苏曼殊回答:“没有带钱,回去拿钱后待会散戏好结账。”当时的戏院亦称茶园,边喝茶边看戏。顾客入座后并不买票,跑堂送来一碗茶便是一份戏钱,最后按茶结账。陈独秀闻之便说:“钱我有,今天我来请客好了,何必专程回去拿钱呢?”章士钊、何梅士也一旁如是说。
苏曼殊十分认真地说:“今天看戏是我发起的,应该我请客。我是一定要回去拿钱的。”
众人拗他不过,只好让他回去。谁知,他这一去,直到散场踪迹杳然。陈独秀他们都很奇怪,回到宿舍后不仅未见到苏曼殊,连他的行李都没了。惊诧之余,他们在桌上发现了苏曼殊留下的一封信:
“诸兄惠鉴:小弟不告而辞了,出此下策,实在不得已而为之……”
此时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次看戏是苏曼殊的“调虎离山”之计,目的是怕他们挽留,动摇其去意。他们完全理解苏曼殊的这番苦意,只是苏曼殊就这样悄悄地走了,不免感到有些遗憾。
苏曼殊不告而辞,悄然离开朋友。当晚,乘上英国轮船公司的一艘客轮前往香港。
香港,对苏曼殊来说,是一个未知数,同时又是一片崭新的天地。
三
香港士丹利街24号,一个不大的庭院小楼,这里就是颇有影响的《中国日报》社社址,当时往来香港的爱国志士在那里下榻的很多,络绎不绝。
《中国日报》社长兼总编辑陈少白,时龄40岁左右,但却是革命队伍中的前辈元老。当时,革命者中与孙中山先生称兄道弟的只有他一人。他风流多才,所作诗文遍传海内。1899年,他受孙中山委派赴香港创办《中国日报》,一方面宣传革命排满;一方面以报馆为革命党秘密机关。办报正是陈少白的特长,几年来,他勤奋努力,成绩斐然,报纸影响力日增。
抵达香港的苏曼殊径直来到报社,陈少白热情接待了这位远道而来的革命同志。这自然是因为上海《国民日日报》发生内讧时,陈少白曾专程北上调解,同苏曼殊有过晤面。另外,苏曼殊持有冯自由的介绍信,而陈少白对冯自由一直很信任。
面对香港这样一个全新的环境,苏曼殊原以为心情会很好。然而却不然,他始终感觉有一种无法摆脱的阴影,那就是对环境的陌生感。苏曼殊抱着满腔热情而来,但在这里几乎成了陌生人,没有朋友,没有人了解他、体谅他。在上海时,陈独秀等人熟悉他,对他的古怪性格并不怪罪,反而彼此亲如兄弟,情同手足。现在情况则大不相同,他不免感到孤独。另外,他不明不白地悄然离开上海,现在想来总有一种驱之不去的对朋友的愧意。因此,苏曼殊在香港心情一直很郁闷。当时同在报社工作的王秋渭曾这样回忆苏曼殊:
“某日,苏子谷(即曼殊)来访馆中同事某君,遂下榻矣。子谷稚气未除,衣履不整,莫辨菽麦,性嗜闲食,行动怪诞。同事以其为书呆子,多不与语,独某君则殷勤招待备至。子谷在港,除某君外,别无友侣。”
在香港工作过的陆丹林亦有过类似的回忆:“曼殊以冯君自由之介,抵港即居于此。性情孤介,足不出户,食宿之余,鲜与人语。”由此不难看出苏曼殊在港郁郁寡欢的状况。
正当苏曼殊在香港陷入苦闷而无所适从时,又传来一个对他打击尤重的消息,那就是对《苏报》案的判决。
《苏报》曾是一个重要的革命宣传阵地,后遭清廷查封,章太炎、邹容等6人亦遭逮捕。《苏报》案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界的极大关注。作为革命者的苏曼殊亦很关心此案,只是不知其审判详情。此案判决后,消息即传到香港。章太炎、邹容等以“大逆不道”、“谋叛悖逆”罪,被判永远监禁。
面对革命同志遭此厄运,苏曼殊无能为力,无所作为。他由此对现实灰心失望,加之在香港的郁郁寡欢,心灰意冷,使他的性格变得更加古怪。苏曼殊终于选择了皈依宗教,以觅一块干净的土地,使自己的精神趋于宁静。
苏曼殊向陈少白表明了自己的意图。他神情严肃,态度坚决,陈少白“素察其性格怪癖,无可挽留,乃送数十金,以资其行”。苏曼殊于是离开香港,来到广州海云寺剃度。
然而“青灯一榻伴如来”的寺庙生活,并未给他带来任何宽慰,就像他曾经热情于革命,却由于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终于半途而废一样。他对这芒鞋破钵的生活也终于不堪忍受,遂悄然还俗,重新回到了香港《中国日报》社。
四
苏曼殊遁入空门,友人、同志皆为之扼腕叹息。现在见他又回来了,不免非常高兴,对他友善有加。
但对苏曼殊来说,这次剃度产生了很消极的影响。他既愤世嫉俗,又无可奈何,经常自暴自弃。他的情绪时而激昂,时而沮丧,显得极不稳定。返香港后,苏曼殊的心毕竟未死,只是被扭曲、被压抑,一旦有机会,他那积淀心底的激情还是会释放出来的。不久,契机终于出现了,那就是康有为在香港的不义行为。
原来,维新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在孙中山的帮助下逃亡到日本东京,当时与康同行的梁启超有改弦更张之意,想与孙中山联合起来重组新党,但他知道康有为的执拗脾气,不便与之说。
一次,梁启超见康有为情绪颇好,便试探地与其商量。他小心翼翼地刚说了一点,康有为即变了脸色,两眼直瞪梁启超。梁启超急忙补充说:“弟子对此已多方考虑,此事对我们也大有好处。孙逸仙答应假如联合有望,他就给我开个介绍信去檀香山募捐。先生,我们现在困守异乡不是办法,要想重振大业,手中有钱才行啊!”
听到募捐,康有为为之心动。停了一会,他对梁启超说:“也罢,你就叫孙文写封介绍信吧。”
“那么,先生同意联合组党了?”梁启超欣喜过望。
“不,”康有为摇摇头,“我等与孙文这帮乱党决无妥协余地。你此去不但不能与他们联合组党,而且还得瞅着机会建立保皇分会,以尽力扩大我们的影响。”
康有为的意图梁启超心里明白,不过是两面派手法而已,皇要保,钱也要。梁启超对此虽有不满,无奈康门规矩极严,师命难违。他只好横下心,豁出脸皮,照康有为的主意去做。
结果,梁启超复命时带回华侨捐助款项10万多元,另加上海广智书局股银5万元,颇有收获。行为虽不太光明,然而这些钱也足够弥补名誉上的损失了。
过了一段时间,康有为渐渐看出他的“保皇”大业是断难实现了。中国旧式官吏文人都有一种习惯,事业兴旺时,一门心思做官,做治国平天下的大业;事业做不下去了,就抖抖衣袖,飘然归隐,做清高的孤臣隐士去了。康有为人称“南海圣人”,却也未能免俗。一见皇帝难以再保,他便携带巨款到了香港,稳稳地当起了“寓公”。他居香港云咸街,由香港政府派印度人当门警守卫,养尊处优,自得其乐。适有湖南“哥老会”的两个首领杨鸿钧、李云彪,因为参加革命党发动的武装起义遭清廷缉捕。他们流落香港后,贫病交加,无计可施,只好找到了《中国日报》社,向陈少白倾诉苦衷。然而少白先生一介报人,经济上非常拮据,实在无力相助。他突然想起康有为,手头那么阔绰,又与香港的英商、英吏打得火热,虽政见不同,但同为救国之士,当有惺惺相惜之心。于是,陈少白给康有为写了一封信,交杨、李二人前去拜谒“康圣人”。谁知,他们去了以后,康匿居楼上避而不见,并唆使守门印差驱赶他们。
杨流落之后,既贫又病,心情本来就不好,受到这样的揶揄更是忿不可压,便在康寓前破口大骂,故意使他听到。印度门警遂前来干涉,杨鸿钧愤恨异常,与门警厮打了起来。无奈力不能敌,杨遍伤而归。
他们返回住所后,将受辱经过遍告同人。陈少白闻之,从惊诧到愤怒。康有为假借革命之名通过海外募捐,敛聚了财富,原来许诺抚恤失败党人,现在却食言而肥。《中国日报》社同人均痛恨康有为的这种行径。
时在报社的苏曼殊自然也被这种气氛感染。他正为自己在香港无所作为而感到自愧,现闻康有为的如此劣迹,不禁义愤填膺。苏曼殊突然觉得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长期受压抑的一种激情呼之欲出。他认为机会来了,他要有所作为。
一天,苏曼殊非常激动地找到陈少白,说有要事相商。看到他严肃的神情,陈少白颇为纳闷,问他何事?
苏曼殊随即向陈少白提出要借他的手枪。陈少白觉得事出突然,问他意欲何用?苏曼殊当即泣诉:“康有为欺世盗名,假公济私,敛聚钱财,污辱同志,凡有血气,当歼除之。”
陈少白立刻劝说不可,并告诉他枪是经过登记的,不能借给别人,万一出了意外,牵连很大。另外,在香港搞刺杀也不是好办法,反而会危及自身。
苏曼殊不听劝告,并强调从日本回国是充当“运动员”的,为了国民革命,不怕三步见血,并固请陈少白将枪借与他。陈少白婉言拒之,他认为苏曼殊这是冒险之举,得不偿失。特别是刺杀康有为这样重大的事,是要从长计议的,切不可贸然行之。
苏曼殊无奈,悻悻而辞。
陈少白知道苏曼殊的固执性格,惟恐他执意而行,从别的渠道寻找枪支,故有意识地看护左右。
苏曼殊心有郁结,有志未遂,异常懊丧。加之同志间没有共鸣者,甚至还对他颇多防范,不免觉得孤独无助。
不久,他在香港邂逅了热情奔放的西班牙姑娘雪鸿。雪鸿是早年在上海教苏曼殊英文的西班牙籍牧师庄湘先生的女儿,他们有过一段同窗共读的生活。这样,苏曼殊才从无法刺杀康有为的无奈失望以及悻悻而无法释怀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开始了一段若即若离的爱情经历,但这也只是一段没有结果的爱情。苏曼殊始终不能排遣内心的一种孤独感和脆弱感,他痛感人世纷扰,难以把握,特别是恐有一腔抱负而难成大业,他不免心灰意冷,亦觉需要修补心灵。于是,苏曼殊决定离开香港,前往印度。在苏曼殊眼中,印度是一个既神秘又充满魅力的国度,他要沐浴恒河的圣水,寻求某种心灵的安慰。苏曼殊毅然而行,开始了他人生的又一次远征。
苏曼殊这次在香港虽然欲刺杀康有为未果,但事情的谋划本身即能彰显出苏曼殊柔情侠骨、大义凛然以及剑侠豪气的另一面性格。当然,这次胎死腹中的刺杀未遂结果配资炒股网站专业必选,对苏曼殊以后的生活态度也有一种消极的作用。从此,他更多地选择离群索居,清心寡欲,选择远离现实而自我修炼的一种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