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5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2家,增持评级2家,中性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9.13。
2024年,世界并不太平,国际局势愈发波谲云诡。
这一年,全球各地举行了超70场选举,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选举年”,多国政坛“大洗牌”:美国总统大选在喧嚣声中落幕,“特朗普2.0”冲击波来袭;韩国上演戒严风波,朝野党争渐趋戏剧化……
这一年,全球多地爆发激烈冲突,人员伤亡惨重,牵动世人神经:中东剧烈动荡,巴以冲突的外溢效应不断扩大;俄乌冲突延宕千余天,战事依然胶着……
世界舞台上的一幕幕轮番上演,让人目不暇接,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
美国大选
两党撕出“两个美国”
从特朗普遭未遂刺杀到拜登宣布退选,再到哈里斯“补位”,被称为“史上最撕裂”的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于11月落下帷幕,初步投票结果显示,共和党候选人、前总统特朗普赢得大选,即将重返白宫。12月17日,美国各地选举人投票,正式选举特朗普为下一任总统。
回顾4年前,因特朗普支持者拒绝承认当年选举结果,美国爆发举世震惊的“国会山骚乱”,似乎已为今年的选举结果埋下伏笔。然而,仍有不少美国选民和媒体对即将开启第二任期的特朗普不“买账”。
美国大选乱象丛生,社会撕裂和政治极化愈加凸显。图为7月13日,特朗普在宾州举行的竞选集会现场遭遇未遂刺杀。
“选民们既疲惫又焦虑,因为他们发现美国比任何时候都更分裂。”媒体指出,选举结果并未终结美国朝野间的争吵与分歧,反而让“两个美国”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
美国为何被撕裂为“两个美国”?分析认为,近年来美国通胀高企、贫富差异加剧,民众对现状不满,急于“求变”。然而,美国两党均无力解决当前社会矛盾,却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炒作分歧和互相攻讦,导致政治极化现象进一步加剧。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战略智库国际政治研究部主任赵海分析,特朗普正式就任总统后或致力于推动实现“美国传统”愿景的社会改革,以反制民主党此前推行的左翼进步议程。
“特朗普若如此做,美国的政治体制、司法体制、政府人员任命、经济政策等可能都会出现全面的、根本性的变化。”赵海说,“这将使美国在未来两年内陷入更加剧烈的政治内斗中,美国社会的撕裂将更加剧烈。”
韩国戒严
一“弹”再“弹”加剧混乱
在韩国,总统尹锡悦发布紧急戒严令引发的政治风波持续发酵:在尹锡悦遭国会弹劾、国务总理韩德洙代行总统职权仅13天后,韩国国会12月27日下午以192票赞成通过针对韩德洙的弹劾动议案。这是韩国史上第一次国会时隔两周先后弹劾总统、代总统。
12月3日晚,尹锡悦在韩国首都首尔龙山总统府发表紧急谈话,发布紧急戒严令。6个多小时后,韩国国会12月4日凌晨1时许召开会议,通过要求解除戒严令的决议案。尹锡悦随后宣布解除戒严令。
韩国戒严风波持续发酵,尹锡悦、韩德洙先后被弹劾。图为12月4日,人们在韩国首尔举行集会,要求尹锡悦下台。
戒严风波引发韩国社会声讨,韩国各地举行游行集会,要求尹锡悦下台。12月4日下午,韩国多个在野党向国会发起针对尹锡悦的弹劾动议案。7日,韩国国会就尹锡悦弹劾动议案进行表决,动议案因执政党抵制未获通过。14日,韩国国会对尹锡悦第二次弹劾动议案进行表决,以204票赞成通过了该项动议案。尹锡悦成为韩国宪政史上继卢武铉、朴槿惠之后第三名遭国会弹劾的总统。尹锡悦的总统职权被停止,国务总理韩德洙代行总统职权。然而,仅10多天后,韩德洙也被弹劾。
当前,韩国朝野争斗已进入“白热化”。在野党在“与时间赛跑”,希望尽快罢免尹锡悦并举行总统选举,而执政党则试图“以拖待变”。“韩国执政党的目的主要还是拖延时间,因此次戒严风波,保守势力受到打击,目前李在明身负多起刑案,执政党想把宪法法院审理的时间拖得越久越好,直到李在明的官司终审判决,让他没有资格竞选总统。”上海市朝鲜半岛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詹德斌认为。
目前,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代行总统职权,这将导致韩国政府“主事人”领导力进一步降低,政局恐愈加混乱。
日本“换相”
少数执政“跛脚”前行
在日本,执政党自由民主党受“黑金”丑闻打击,形象一落千丈。为尽可能减少丑闻带来的不利影响,2024年1月,时任自民党总裁、首相岸田文雄“断臂求生”,带头解散自己常年担任会长的“岸田派”,并带动“安倍派”“二阶派”等派阀解散。9月底至10月初,石破茂当选自民党总裁并接任日本首相,随后迅速解散众议院举行大选。
然而,在10月27日举行的众议院选举中,自民党在日本政坛“独大”格局被打破:自民党在465个议席中仅获得191席,远少于选前的247席,创近15年来新低;执政盟友公明党相比选前丢失8席,仅获24席;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的议席则增加50席至148席。自民、公明两党执政联盟虽然议席数最多,但未达总议席半数,沦为少数派执政党。
10月28日在日本东京拍摄的日本各大媒体报道众议院选举。
分析指出,由于自民党支持率低迷,石破茂宣布提前选举意在利用当选热度“短期决战”,巩固政权。然而,自民党所在的执政联盟未获得过半数议席,沦为少数派执政党。虽然石破茂11月在日本参议院首相指名选举投票中胜出,短短40多天再度当选首相,但在国会众议院选举失利后的石破茂内阁已经“跛脚”,未来执政或将充满坎坷。
欧洲“地震”
“三驾马车”接连翻车
这一年,欧洲政治版图同样遭遇剧烈变动。
在英国,直到今年上半年还在执政的保守党深陷丑闻漩涡,支持率急转直下。时任英国首相的苏纳克试图“押注”表现较好的英国一季度经济数据,宣布提前于7月举行议会下院选举,不料却遭遇惨败。中左翼政党工党在选举中获得一半以上议会席位,时隔14年再度成为英国执政党,工党党首斯塔默接任英国首相。然而,在英国经济增长持续乏力的背景下,工党政府同样面临挑战。
在英国议会下院选举中,工党赢得过半数席位成为执政党,苏纳克黯然下台。图为7月5日,苏纳克和夫人走出唐宁街10号首相府。
在法国,总统马克龙12月13日任命民主运动党主席弗朗索瓦·贝鲁为新总理,这是法国2024年第四位、马克龙总统任期内第六位总理。当下,法国政治局势“右”转已是既成事实。由于执政党在议会处于劣势,马克龙剩余两年任期将难以推行任何重大政治议程,且可能不得不面对包括极右翼在内的在野党一次次“弹劾”总理的动议。2027年法国大选会否产生一位极右翼总统,则是一个更令欧洲人神经紧张的问题。
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德国也陷入了政治困局。2021年秋季德国联邦议院(议会下院)选举后,社民党、自由民主党、绿党组成执政联盟。近期,该联盟内部在财税政策等方面出现严重分歧。11月6日,德国总理朔尔茨解除自民党主席林德纳的财政部长职务,自民党当天宣布退出执政联盟,朔尔茨政府成为“少数政府”。由于朔尔茨在德国联邦议院信任投票中未能获得多数议员支持,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12月27日宣布解散联邦议院(议会下院),并计划于明年2月23日举行新一届联邦议院选举。
俄乌冲突
僵持千日何时休止
今年以来,俄乌双方在多个战略要地上演了反复争夺的持久战。
2月,俄军宣布完全控制位于顿涅茨克地区附近的乌军重要防御枢纽阿夫杰耶夫卡市。俄罗斯国防部声称,仅在一天内,乌军损失就超过1500人。4月,美国向乌克兰提供远程版陆军战术导弹系统,乌军随即对克里米亚半岛的俄军进行多轮打击。
8月,乌军对俄边境库尔斯克州发起突袭,这是俄乌冲突以来乌军首次对俄罗斯领土展开大规模地面进攻,也是二战结束以来首次有外国军队大规模攻入俄罗斯。同时,俄军在乌东地区的推进速度显著加快。据报道,俄军在8月新增控制乌克兰领土达477平方公里。
8月13日,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市,来自俄乌边境地区的居民排队领取救援物资。
11月19日,俄乌冲突进入第1000天时,俄罗斯布良斯克州遭到乌军6枚美制导弹袭击。同日,俄总统普京批准新版俄罗斯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并对乌克兰发动了自8月以来最大规模导弹袭击,首都基辅和其他多个城市发生爆炸。
前线战况僵持不下,外部势力进一步加剧了局势紧张。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西方国家一方面持续向乌克兰提供援助,另一方面不断升级对俄制裁。美西方国家的“反俄挺乌”立场使俄罗斯对西方的态度更加强硬,双方关系持续恶化。
即将重返白宫的特朗普为俄乌冲突增添了不确定性。特朗普曾多次表示,如果再次当选美国总统,他可以在24小时内解决俄乌冲突问题。11月27日,特朗普表示将提名支持俄乌谈判的成员担任俄乌冲突问题特使。然而,就在同一天,两名美国官员透露,拜登政府正准备向乌克兰提供价值7.25亿美元的武器装备。
俄罗斯总统普京。
近期,尽管俄乌双方都表达了和谈意愿,但彼此的立场仍存在巨大分歧。12月1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年度记者会上表示,俄“已做好谈判和妥协的准备”,准备在不设先决条件的情况下就乌克兰问题进行对话,与乌“任何合法当局”签署和平协议。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此前也表示,乌克兰必须竭尽全力确保明年通过外交途径结束与俄罗斯的战争。他强调,与俄谈判的条件是乌克兰“不会单独面对俄罗斯”,需要第三国支持和增强乌克兰力量。
中东之殇
危机外溢战火四溅
2024年,中东局势再度升温,巴以冲突持续升级,区域安全形势愈发严峻。
巴以新一轮大规模冲突已持续超过一年,导致加沙地带遭受严重损失。加沙地带卫生部门12月22日发表声明称,自去年10月7日冲突爆发以来,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导致45259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另有107627人受伤。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联合国西亚经济社会委员会10月22日联合发布的《加沙战争对巴勒斯坦国的预期社会经济影响》报告指出,受战争影响,加沙地带发展倒退回69年前的水平。2024年,巴勒斯坦的贫困率预计将激增74.3%,贫困人口达到410万人,其中261万为新增贫困人口。与不发生战争的情况相比,2024年巴勒斯坦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收缩35.1%,失业率可能上升至49.9%。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加沙地带超4.5万人死亡。图为12月7日,在加沙地带一处难民营,一名儿童坐在以军袭击后的建筑废墟中。
尽管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曾在去年11月短暂达成停火协议,并交换部分被扣押人员,然而之后的多轮谈判始终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当前,加沙停火谈判仍在卡塔尔首都多哈进行。卡塔尔外交部发言人12月24日表示,尚无法预测何时能达成协议。
巴以冲突的外溢效应不断加剧,以色列与多个势力的冲突愈演愈烈。
今年以来,以色列先后袭击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暗杀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炸死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打死哈马斯新任领导人叶海亚·辛瓦尔。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爆发多次报复性袭击。9月17日至18日,以色列接连策划针对黎巴嫩真主党骨干成员的传呼机和对讲机等通信设备爆炸事件,造成37人死亡,约3000人受伤。
10月5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以色列正在“七线作战”,将同加沙地带哈马斯、约旦河西岸“恐怖分子”、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伊拉克民兵武装、叙利亚民兵武装以及伊朗作战到底。
叙利亚反对派武装人员12月8日说,已控制首都大马士革并“推翻阿萨德政权”。图为当日人们聚集在大马士革一处广场上。
11月27日,黎以临时停火协议正式生效,但以色列对黎巴嫩的袭击并未完全停止。与此同时,叙利亚局势突变,叙利亚反对派与政府军在叙利亚多地爆发冲突。短短12天后,反对派于12月8日占领大马士革并宣布推翻阿萨德政权。巴沙尔·阿萨德远走俄罗斯,宣布辞去总统职务。
有分析认为,支持叙政府军的俄罗斯和伊朗分身乏术、反对派“乘虚而入”,最终导致积弊已久的阿萨德政府迅速倒台。而叙利亚已成为大国博弈的战场,美国、土耳其、以色列等众多势力将“群雄逐鹿”,展开激烈的地盘与势力范围争夺。
朝韩局势
同族竟变“敌对国家”
今年伊始,朝鲜半岛就不平静。
1月15日至17日,美日韩三国在济州岛附近展开了近年来规模罕见的联合军演。包括美国“卡尔·文森”号核动力航母、韩国“世宗大王”号宙斯盾驱逐舰、日本海上自卫队“金刚”级驱逐舰在内的9艘军舰参演。
对此,朝鲜迅速作出强烈回应。朝鲜国防省发言人谴责美日韩军演造成地区局势更加动荡,严重威胁朝鲜国家安全。朝鲜军方连续实施了一系列军事动作:1月6日,进行“炮击模拟欺骗作战”;7日,进行海上实弹射击训练;14日,朝鲜导弹总局试射一枚中远程固体燃料弹道导弹;19日,朝鲜在东部水域进行了“海啸-5-23”水下核武器系统的重要实验。
与此同时,朝鲜对韩关系定位发生了重大转变。去年底,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表示,朝韩关系“再也不是同族关系”,而是完全敌对关系。今年1月15日,他再次表示,应在宪法中将韩国定义为“头号敌国”和“永远的主敌”,并写入“应在发生战争时完全占领、平定、收复大韩民国”等内容。据报道,朝鲜已在10月7日至8日召开的第十四届最高人民会议上通过修宪,明确将韩国定义为“敌对国家”。
据朝中社10月31日报道,朝鲜国防省发言人发布消息说,朝鲜当天早上试射了洲际弹道导弹。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现场指导试射,表示此次试射向敌对势力明确表明了朝鲜的应对意志。
10月,朝韩关系再度急转直下。10月9日,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发表声明,宣布将从当天起完全切断与韩国连接的铁路与公路,并进行防御设施要塞化加固工程。10月15日,在朝韩军事分界线以北的朝方一侧,朝鲜炸毁了连接朝韩两国之间的跨境公路——京义线和东海线北侧的部分路段。作为回应,韩军在军事分界线以南的韩方一侧范围内进行了反制射击。
“韩国无人机渗透至平壤”事件也造成南北关系进一步恶化。朝方称,韩国无人机于10月3日、9日和10日飞入平壤上空,空投了大量反朝传单,这被朝方视为是“绝不可容忍的重大挑衅”。
10月31日,朝鲜宣布当天试射了洲际弹道导弹。韩国联合参谋本部援引日本方面的数据称,该导弹飞行时间约86分钟,创下朝鲜发射弹道导弹的最长飞行纪录。为应对当天朝鲜发射远程弹道导弹,韩美空军进行了大规模空中联合演习。
当前全球安全形势持续恶化,地缘政治空前紧张,朝鲜半岛局势更趋敏感复杂。在此背景下,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推动半岛问题政治解决进程。
专家观点
“超级选举年”内,全球范围内“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集中发生,这证实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概念的前瞻性。在全球政治激烈变局下,是走向冲突与战争,还是一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需要各国作出关键抉择。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
美国大选中两个政党为了获得选票,对敌对党派进行妖魔化的渲染,这使得民众在情感上排斥所谓的外群体,导致两个党派的支持者之间误解进一步加深。美国内部撕裂和政治极化,将对整个美国社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孙成昊
石破茂虽然勉强通过了首相指名选举,但其领导的内阁在国会运营层面上将面临诸多掣肘与不确定性,甚至是巨大的阻力。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研究员、东北亚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笪志刚
极右翼在法国的强势崛起有内外两方面的因素:外部原因是近年来欧美民粹主义的崛起。在欧洲,意大利等国极右翼上台给法国极右翼很大的鼓舞,并提供了经验方面的借鉴。而在内部原因上,勒庞领导的国民联盟不断“洗白”自身让形象更加温和化。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晓径
俄乌冲突之所以延宕超千日,最大症结在于冲突双方都无法认可对方提出的关键诉求:领土问题。至于特朗普在正式就任总统后究竟会颁布怎样的对乌政策,目前仍有待观察。俄乌冲突未来仍有可能以持久战的状态持续下去。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肖斌
未来中东地区的冲突可能会常态化,以色列与伊朗的“代理人战争”还将不断升级和外溢。当前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对抗、美国和俄罗斯的博弈以及俄乌冲突正交织在一起。未来,中东局势、欧洲的热点问题以及全球美俄冲突将可能相互联动,形成紧密影响格局,可能迎来更多“风高浪急”的局面。
——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孙德刚
韩国宪法法院如果最终裁决尹锡悦弹劾通过,共同民主党赢得下一届大选的概率将显著增加。韩国执政党当前主要是拖延时间,不希望李在明上台。而就尹锡悦弹劾案,虽然6名宪法法院法官只要有1人投不赞成票,尹锡悦就能“官复原职”,但即使尹锡悦恢复总统职位,韩国大多数民众也是无法接受的,到时韩国真的会陷入社会混乱的状态。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詹德斌
■延伸阅读
回眸2024|新局:中国新发展,世界新机遇
策划:罗彦军 郑幼智
执行:赵晓娜 彭奕菲 李杰伦
采写:南方+记者 泠汐 吴彬彬
图片均源自新华社前三配资公司